close

tn_P1070781.JPG
【這是庭庭學校春社茶宴時兩姐妹一起拍的照片】
最近喬安媽一直在閱讀bubu的新書─在愛裡相遇,
但閱讀的速度有點慢,
一方面是因為喬安媽的行程排得有點滿,
一方面是小傢伙越黏越緊,
只能利用他睡著的時間看上一小段。
上星期,才看了約1/4的「在愛裡相遇」就讓喬安媽有很深的感受,
覺得自己好像把生活排得太精采,
對宣宣好像來說好像有點太自私,
因為平常去上課的時間,通常是宣宣睡回籠覺的時間,
可是他確得跟著我到處跑,
讓他沒辨法好好休息,
最近雖然有了幫手可以幫忙在家哄宣宣,
但卻換成喬安媽無法專心上課,
經常在畫畫課一開始時,
可以很專心的去畫當天的主題,
但到了最後的部份,卻因為自己的不專心,
而壞了作品,
在這種無法兩全齊美的情況下,
喬安媽決定暫時停掉畫畫課,
好讓自己可以配合宣宣的作息,
讓他成為一個作息規律的小孩。

今天,在閱讀「在愛裡相遇」時,
讀到了bubu為了解答歡歡爸爸來信詢問:「他們兩歲的孩子常常在登山的時候要爸爸抱抱,他很想知道,要怎麼教孩子,才能使他們在戶外活動中像平日那樣獨立」時而做的回應所寫的文章。

在看到這篇文章時,讓我回想了我們在教養庭庭和宣宣兩姐妹的同時,
好像也經常犯了這樣的錯,
雖然我們最近已經努力的配合小孩,在改變生活作息,
但很多時候,還是會因為自己的生活自私的要求小孩配合我們,
而在他們做不到的時候,就為他們冠上「不乖、愛擾蛋」的罪名,
這樣對他們來說真的很不公平,
希望做為父母的我們,可以更加用心的了解我們的小小孩,
讓我們的生活都變得更美好。

從bubu的網站上轉載了這篇「用心了解小小孩」跟身邊的朋友們一同分享...

【用心了解小小孩】

上星期離開新加坡往曼谷去的中午,我們在烏節路一家地中海餐廳用餐。一進餐廳就看到有一張大長桌上圍坐著六個母親,每人的身旁都有一個坐在兒童椅上的寶寶,座中的媽媽有五個西方人、一個印度人。因為寶寶的年齡看起都差不多在一歲上下,所以我猜想她們也許是同在一家醫院生產而認識的朋友呢!

遠遠看著那些媽媽們吃得愉快、談得愉快,而寶寶們也真乖,各自抓著母親輪流供應的玩具玩,不哭也不鬧。

我們大概花了一個半小時把正餐吃完,就在甜點上桌的時候,我聽到有個寶寶開始輕輕哭鬧了起來。幾個媽媽們忙著遞水、塞奶嘴、送玩具,寶寶卻仍在掙扎,拒絕母親所提供的任何東西起先是一個寶寶,然後又多了兩個。媽媽們很有默契,哄孩子的工作互相支援得很好。


Pony看了大概覺得很奇怪吧!她問我們:「寶寶哭鬧會一個傳染給另一個嗎?」我還沒開口,就聽到Eric對女兒說:「他們其實是睏了!小小孩是不能在外面這麼久的,現在都已經兩點了,他們比我們早到,Baby一定都累了。」然後,我聽到爸爸未雨綢繆的教導真是語重心長:「Pony!以後如果妳當媽媽,要非常注意孩子的作息。妳跟姐姐小的時候,我們很注意妳們有安定、安靜的生活。」
離開餐廳後,我們先送
Pony,然後往樟宜機場去。雖然飛機抵達曼谷的時間是晚上八點,但進入市區安頓完旅館再出門用餐時,時鐘已經快指向十一點了。

與我們隔桌而坐的是一個西方家庭,也許是因為出門旅行中,所以他們也這麼晚才用餐。與父母同行那個大約三歲左右的小女孩有一頭捲髮、非常可愛。她看起來已經非常非常睏了,手摸著桌巾,累得精神都有些恍惚的感覺。用餐間,不知道為什麼,我聽到孩子哇一聲地哭了起來,一抬頭馬上看到慌張的爸爸伸出手來嗚住孩子的嘴巴,然後急急站起來把她抱了出去。那母親雖然繼續進食,卻不安心地頻頻回頭尋找那對遲遲未歸的父女。

 

在同一天跨過兩個國家,我看到的是同一種專屬於父母的“限制”──因為有了孩子,所以我們總是不能隨心所欲、自由自在。而在過去的二十一年裡,這種“限制”也是我們生活的實況。

對我們來說,“限制”之所以可以成為一種甜蜜的負擔,完全是因為理解──理解“成長”的過程需要“一定”的時間,無法因為我們的需要而跳躍。

因為理解一歲多的小小孩不能跟母親一樣,聚會三四個鐘頭而不累,所以再歡樂的聚會,該結束就要結束。

因為理解三歲的孩子無法精神愉快地陪父母十一、二點還在燭光下喝紅酒,所以親子旅行中無法盡興的探索也毫無遺憾。

不同階段對孩子的“了解”成了我們愛孩子最大的力量來源之一;也成了我們調整對孩子期待的自我檢視。

我不知道當歡歡要爸爸抱抱的時候他心裡或身體的需要是什麼,但是,我相信父母如果透過仔細的觀察與思考,一定能懂得孩子從語言或肢體中所要傳達的心意。
 
,這就是我透過“了解”做了二十一年的教養功課;也是我想與年輕的你們分享的心得。

【補記】

有位爸爸寫信問我,他們兩歲的孩子歡歡常常在登山的時候要爸爸抱抱,他很想知道,要怎麼教孩子,才能使他們在戶外活動中像平日那樣獨立。

當我讀信的時候,心中很有感觸,覺得「兩歲」畢竟是很小的年齡,父母的那份「獨立」在我想來應該很不容易吧!所以,我寫了「用心了解小小孩」這篇文章來作為回答與分享。
文章貼出來後,有媽媽問我:「不要對孩有不符年齡的期待,也不讓他們有不符年齡的依賴。這到底是什麼意思?」
也許這簡單的例子最容易說明─

要小小孩陪爸媽逛街,或一次活動幾小時不哭不鬧或不困乏,在我看來,就是不應該有的期待,讓一個十幾歲的大孩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,等你做飯給他吃或等你催促做功課,就是不應該有的依賴。」

父母要隨著年齡對孩有正確的期待,才能給予適當的教育與合理的訓練。而這種「正確」也代表著,孩子在一歲歲脫離不應該有的依賴。

我相信,真正的獨立與成熟,都得這樣慢慢的開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喬安媽 的頭像
    喬安媽

    簡單的幸福

    喬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